小角楼始于1679年平昌白衣古镇。光绪六年,官至云贵两省布政史的白衣翰林吴德溥,回朝面圣,皇上问及老家白衣景致时,吴公顺口占曰:“小角楼台照白衣,凤凰展翅扑濛溪,鲤鱼扳子回头望,步步登高上云梯。”皇上大加赞许,当即赏黄马褂、赐“巴图鲁”勇号,并赐姓“格鲁吉达”入皇族,准其衣锦还乡。吴德溥荣归故里后,认真钻研搜集各地酿酒秘方,不断改进酿酒工艺,并在小角寺旁扩建坊酿酒,人称“小角楼酒坊”,小角楼酒由此得名。
小角楼酒传统酿造技艺源于古巴子国“清酒”酿造技法,经过酊缸酒、小酢酒到如今小角楼酒的酿造技艺传承演化历程,《水经注?江水》、《华阳国志?巴志》等均有记载。
“小角楼酒传统酿造技艺”具有酿制原料配方独特、窖泥制作维护保养独特、生产工艺控制典型等显著特征。它选用优质高粱、玉米、糯米“三粮”独特配方;六月六进山挑选、采集大巴山特有的“巴山松”针叶林森林腐殖质土壤,利用其营养素与适应酸性环境的微生物菌群,配搭古窖泥、古糟醅中的微生物菌群进行培养窖泥,九月九搭窖、培窖。采用混蒸续渣、低温双轮底发酵、慢火蒸馏、量质摘酒,按级并坛;陶坛密封贮存、陈酿老熟、精心勾调的典型生产工艺。这些独特技艺决定了小角楼酒浓郁的地域特色,其酒质粮香细陈、醇厚绵甜、沁柔净雅、余味爽净。